行业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开州:养殖生态冷水鱼 打造致富“热产业”
发布时间: 2023-12-29 作者: 行业资讯

  挽起裤腿、蹲下身子,扑通一声跳入鱼池,不一会儿,一条大鱼抱在怀中。“蒋总这个人,我们干啥他干啥,经常跟我们大家一起下水抓鱼、清理鱼池,弄得满身泥浆都不在意。”近日,在开州区谭家镇侯家溪的一家大型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人张朝勇指着一位汉子向记者介绍,他就是养殖基地的老板蒋开均。

  步入花甲之年的蒋开均,是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位返乡创业者,他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面积有10万余平方米,冷水鱼养殖规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从“泥腿子”到全国闻名的“养鱼大王”,蒋开均就是靠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倔劲、拼劲、狠劲,硬是在偏僻的小山沟捂热了“冷经济”。

  蒋开均创办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位于东河侯家溪段。远远望去,300多口鱼池宛如一排排琴键。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鲟鱼在水中游弋,密密麻麻。

  “这些鱼不是一般的鱼,它必须生活在20摄氏度以下的水中,俗称‘冷水鱼’。”在蒋开均看来,这里的溪水水质好,水温常年保持在15-20摄氏度,很适合养殖冷水鱼。“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了这片冷水鱼养殖的宝地。”

  蒋开均最初并不是养鱼的。1980年高中毕业后,蒋开均离开了靠挑水、砍柴、种地为生的穷乡僻壤,前往河南省的一家煤矿当矿工。1986年,他辗转到广东省当混凝土工人。1996年,他返回家乡搞运输、开石膏矿,积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机缘巧合,蒋开均与冷水鱼结缘。2010年,他成立开县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石膏矿洞养殖大鲵,走上了养殖冷水鱼的道路。2012年,他在一个外地朋友的渔场里看到了鳟鱼。鳟鱼每斤能卖到30多元,利润最高能达到50%。

  “石膏矿洞太小,捆住了手脚。”蒋开均不满足于小敲小打,他决定养殖鳟鱼,把企业做大。那一年,他已49岁。

  乡亲们都认为蒋开均疯了。“开州夏天的气温基本都在30摄氏度以上,有时超过40摄氏度,冷水鱼怎么活?”

  大家好言相劝,但脾气倔的蒋开均偏不信邪,他不辞艰辛四处奔走寻找水源,苦苦找了两年多,终于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在谭家镇侯家溪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冷水资源和养殖场地。

  这条从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奔流而来的溪流,水源充沛、水体清凉,富有丰富的矿物质。蒋开均请来水产专家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在办理好相关审批手续后,蒋开均开始建造冷水鱼养殖基地。

  开挖鱼池、建设道路、筑堰引水……蒋开均投入4000多万元,花掉了他大半生的积蓄。然而,养殖基地刚刚投产,蒋开均就遭到当头一棒。

  2015年初,蒋开均买回20万尾鳟鱼鱼苗进行养殖,心想着养到年底卖个好价钱。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夏天,接连的暴雨引发洪水,蒋开均的养殖基地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中。洪水退去后,他投放的20万尾鱼苗只剩下两桶,损失700多万元。

  擦干眼泪,蒋开均豁出去了,他再次购买30万尾鳟鱼鱼苗,继续自己的养殖路。时间的指针转到2016年夏天,他精心养了一年的鳟鱼即将上市。

  但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那年夏天,开州迎来连晴高温酷暑天气,40摄氏度及以上极端酷热天数达到19天,最高气温超过43摄氏度,刷新了开州的高温纪录。短短一周之内,30万尾鳟鱼全被热死了。

  看着一条条死鱼翻着白肚子,如树叶般漂在水面上,蒋开均掩面而泣:“苍天啦,你为何总跟我过不去呀?”

  千磨万击还坚劲。两次意外,让蒋开均损失上千万元。很多人劝他放弃,但不服输的蒋开均怎肯善罢甘休?

  痛定思痛,蒋开均开始重点防范洪水和高温的侵袭。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他完善了防洪坝,并在侯家溪上游修建了蓄水坝,利用水量调节鱼池水温。

  为降低潜在风险,蒋开均还养殖了鲟鱼、鲥鱼、裂腹鱼等多种生长快、抗病强、市场好的冷水鱼品种。

  历经磨难,蒋开均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终于步入正轨。从那以后,侯家溪几次暴发山洪,多次出现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他的养殖基地都安然无恙。

  目前,蒋开均已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养殖基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共养殖各类冷水鱼550万尾,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产品不仅在广州市、杭州市、成都市等国内城市热销,还远销法国、丹麦、俄罗斯等国家。

  “一个人富了不算本事,大家富了才光荣。”蒋开均坦言,他之所以要搞水产养殖,就是想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

  谭家镇凉峰村村民蔡天均在冷水鱼养殖基地干了6年多,月工资4000多元,生活越过越滋润。与蔡天均一样,附近30名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蒋开均每年支付的劳务费高达200万元。

  与此同时,蒋开均每年支出土地流转费16万元,惠及谭家镇花仙村205户723人。他还将谭家镇花仙村、龙溪村投入的项目资金330万元,拿出51%的股权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以上,让两个村800余名村民受益。

  2011年4月,蒋开均光荣地加入中国,他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作表率、做好事。冷水鱼养殖基地还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4名。

  修建铁索桥方便村民过河,供给水泥、碎石硬化村级公路,捐资助学关爱困难家庭学生,送钱送衣慰问空巢老人……翻开蒋开均的“爱心账本”,他捐助的善款已有160多万元。

  付出就有回报。近年来,蒋开均先后获得了重庆市劳动模范、开州区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企业也获得重庆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非公有制企业、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州区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等荣誉称号。这些奖牌,挂满了他办公室的一面墙。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蒋开均平时最爱唱这首歌,他说:“人生只有爱拼,才会赢得成功!”

  挽起裤腿、蹲下身子,扑通一声跳入鱼池,不一会儿,一条大鱼抱在怀中。“蒋总这个人,我们干啥他干啥,经常跟我们大家一起下水抓鱼、清理鱼池,弄得满身泥浆都不在意。”近日,在开州区谭家镇侯家溪的一家大型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人张朝勇指着一位汉子向记者介绍,他就是养殖基地的老板蒋开均。

  步入花甲之年的蒋开均,是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位返乡创业者,他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面积有10万余平方米,冷水鱼养殖规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从“泥腿子”到全国闻名的“养鱼大王”,蒋开均就是靠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倔劲、拼劲、狠劲,硬是在偏僻的小山沟捂热了“冷经济”。

  蒋开均创办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位于东河侯家溪段。远远望去,300多口鱼池宛如一排排琴键。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鲟鱼在水中游弋,密密麻麻。

  “这些鱼不是一般的鱼,它必须生活在20摄氏度以下的水中,俗称‘冷水鱼’。”在蒋开均看来,这里的溪水水质好,水温常年保持在15-20摄氏度,很适合养殖冷水鱼。“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了这片冷水鱼养殖的宝地。”

  蒋开均最初并不是养鱼的。1980年高中毕业后,蒋开均离开了靠挑水、砍柴、种地为生的穷乡僻壤,前往河南省的一家煤矿当矿工。1986年,他辗转到广东省当混凝土工人。1996年,他返回家乡搞运输、开石膏矿,积累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机缘巧合,蒋开均与冷水鱼结缘。2010年,他成立开县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石膏矿洞养殖大鲵,走上了养殖冷水鱼的道路。2012年,他在一个外地朋友的渔场里看到了鳟鱼。鳟鱼每斤能卖到30多元,利润最高能达到50%。

  “石膏矿洞太小,捆住了手脚。”蒋开均不满足于小敲小打,他决定养殖鳟鱼,把企业做大。那一年,他已49岁。

  乡亲们都认为蒋开均疯了。“开州夏天的气温基本都在30摄氏度以上,有时超过40摄氏度,冷水鱼怎么活?”

  大家好言相劝,但脾气倔的蒋开均偏不信邪,他不辞艰辛四处奔走寻找水源,苦苦找了两年多,终于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在谭家镇侯家溪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冷水资源和养殖场地。

  这条从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奔流而来的溪流,水源充沛、水体清凉,富有丰富的矿物质。蒋开均请来水产专家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在办理好相关审批手续后,蒋开均开始建造冷水鱼养殖基地。

  开挖鱼池、建设道路、筑堰引水……蒋开均投入4000多万元,花掉了他大半生的积蓄。然而,养殖基地刚刚投产,蒋开均就遭到当头一棒。

  2015年初,蒋开均买回20万尾鳟鱼鱼苗进行养殖,心想着养到年底卖个好价钱。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夏天,接连的暴雨引发洪水,蒋开均的养殖基地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中。洪水退去后,他投放的20万尾鱼苗只剩下两桶,损失700多万元。

  擦干眼泪,蒋开均豁出去了,他再次购买30万尾鳟鱼鱼苗,继续自己的养殖路。时间的指针转到2016年夏天,他精心养了一年的鳟鱼即将上市。

  但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那年夏天,开州迎来连晴高温酷暑天气,40摄氏度及以上极端酷热天数达到19天,最高气温超过43摄氏度,刷新了开州的高温纪录。短短一周之内,30万尾鳟鱼全被热死了。

  看着一条条死鱼翻着白肚子,如树叶般漂在水面上,蒋开均掩面而泣:“苍天啦,你为何总跟我过不去呀?”

  千磨万击还坚劲。两次意外,让蒋开均损失上千万元。很多人劝他放弃,但不服输的蒋开均怎肯善罢甘休?

  痛定思痛,蒋开均开始重点防范洪水和高温的侵袭。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他完善了防洪坝,并在侯家溪上游修建了蓄水坝,利用水量调节鱼池水温。

  为降低潜在风险,蒋开均还养殖了鲟鱼、鲥鱼、裂腹鱼等多种生长快、抗病强、市场好的冷水鱼品种。

  历经磨难,蒋开均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终于步入正轨。从那以后,侯家溪几次暴发山洪,多次出现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他的养殖基地都安然无恙。

  目前,蒋开均已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养殖基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共养殖各类冷水鱼550万尾,年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产品不仅在广州市、杭州市、成都市等国内城市热销,还远销法国、丹麦、俄罗斯等国家。

  “一个人富了不算本事,大家富了才光荣。”蒋开均坦言,他之所以要搞水产养殖,就是想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

  谭家镇凉峰村村民蔡天均在冷水鱼养殖基地干了6年多,月工资4000多元,生活越过越滋润。与蔡天均一样,附近30名村民常年在基地务工,蒋开均每年支付的劳务费高达200万元。

  与此同时,蒋开均每年支出土地流转费16万元,惠及谭家镇花仙村205户723人。他还将谭家镇花仙村、龙溪村投入的项目资金330万元,拿出51%的股权量化到村集体和农户,每年保底分红10万元以上,让两个村800余名村民受益。

  2011年4月,蒋开均光荣地加入中国,他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作表率、做好事。冷水鱼养殖基地还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4名。

  修建铁索桥方便村民过河,供给水泥、碎石硬化村级公路,捐资助学关爱困难家庭学生,送钱送衣慰问空巢老人……翻开蒋开均的“爱心账本”,他捐助的善款已有160多万元。

  付出就有回报。近年来,蒋开均先后获得了重庆市劳动模范、开州区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企业也获得重庆市“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非公有制企业、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州区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等荣誉称号。这些奖牌,挂满了他办公室的一面墙。

  “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蒋开均平时最爱唱这首歌,他说:“人生只有爱拼,才会赢得成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网络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上一篇: 开州:养殖生态冷水鱼 打造致富“热产业”
下一篇: “永川水花”“游”出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