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鱼苗驯化在南通成功实现 棘头梅童鱼有望“游”上百姓餐桌
发布时间: 2024-01-28 作者: 资讯中心

  “你们看,游在底下那层的就是棘头梅童鱼,从去年9月捕获驯化到现在,鱼苗已经长到80克了,生长速度很快!”2月23日上午,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如东基地室内养殖池昏暗的灯光下,助理研究员祝斐难掩激动之情,“目前,梅童鱼苗数量达到了上百尾,经过驯化,它们已经能适应池塘环境。接下来,我们将着手开始人工繁育工作。”

  棘头梅童鱼,台湾俗名黄皮,广东称为黄鼻头、黄眉头或狮头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梅童鱼属的鱼类。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鱼类,棘头梅童鱼肉质幼嫩、肉味鲜美,在苏浙沿海地区广受消费者青睐,野生的100克便能卖到两百多元。然而,也正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在多年高强度的捕捞下,鱼种资源衰退明显。

  “基地从2017年起开始尝试棘头梅童鱼的人工驯养和繁育,但由于野生棘头梅童鱼应激反应强烈,捕上的亲鱼死亡率高,所以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化繁育。”祝斐和记者说,棘头梅童鱼属于石首鱼科,对光和声音十分敏感,强光、强噪音都可能会引起其死亡。“为了捕获足量的亲本,我们动了很多脑筋,比如找到了能让鱼不离水的装置、运输的装置,还有室内抗应激的方法等等。”

  鱼苗的成功捕获给了团队很大信心,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为了充分模拟野生棘头梅童鱼的原生环境,基地在室内池塘配备了专门的水质监测、增氧、灯光等设备,通过精准把控水温、光线,为棘头梅童鱼苗提供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采用小白虾、文蛤肉混入人工饲料的方式来进行投喂,逐步增强梅童鱼对人工饲料的敏感性。

  “目前,基地已基本解决了棘头梅童鱼亲本驯养、饵料投喂、营养强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全省率先迈过了全人工繁育最重要的一道坎。”祝斐说,这得益于前期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全人工繁育的成功经验。

  据了解,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如东基地成立以来,格外的重视江苏沿海石首鱼科种质资源的保护。目前,基地已实现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棘头梅童鱼、鮸鱼也已驯养少数的亲本。

  “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破解结构性‘卡脖子’技术难题,是推动渔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江苏沿海地区鱼类养殖品种相对匮乏,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开发更多的石首鱼科特色鱼种,通过人工驯化繁育的方式,向沿海养殖户推广。”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淑吟表示,研究所的目标是探索出一套仿野生、生态型、健康型的养殖模式,增强江苏特色养殖品种竞争优势,促进沿海渔民增收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如东基地在石首鱼科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探索,还有力推动了海洋生态修复建设。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海洋水产所如东基地已累计向自然海区投放大黄鱼苗种总量近2000万尾,增殖放流海域包括吕泗渔场、东台海域、如东海域以及启东海域。

  通过后期跟踪回捕监测,结果显示,放流1万尾大黄鱼一年后能形成的资源量约为620尾,从大规格的大黄鱼、半斤到一斤的中等规格大黄鱼以及小规格大黄鱼都有一定的产量,大黄鱼种群向着健康稳定的趋势发展。

上一篇: 张家川县马鹿镇展开秦岭细鳞鲑驯养繁衍技能训练
下一篇: 观赏黑养殖黑的孵化技术